郑永年:跨越“中等技术陷阱”,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些国家对中国实行全面打压政策从长远看不会成功,因为他们践行的是政治逻辑,而非资本逻辑、技术逻辑和市场逻辑。就西方本身发展经验而言,导致西方发展的并非政治逻辑,而是资本、技术和市场。因而,面对一些国家的政治打压,中国必须用资本、技术和市场逻辑来回应之。
郑永年 徐兰朦:企业如何通过开放实现技术进步?
跨越“中等技术陷阱”实现技术升级,存在2种方式——产品技术升级和产业技术升级。不论是哪种升级,企业自身与其他企业合理的供应链、产业链劳动分工都是十分重要的。
郑永年:唱衰论调改变不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大势
中国推进开放合作、共赢发展,致力于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当前,中国在克服各种困难挑战的过程中展现出了更加自主有力的发展态势,持续为国际合作带来更多机遇与希望。
郑永年:如何科学地理解“新质生产力”
无论是尝试定义新质生产力还是要回答新质生产力来自何处,我们可以回到马克思提出的两个主要论述:一个是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论述,另一个是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论述。
郑永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三驾马车”
“新三驾马车”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手段,即一大批有能力进行基础科学研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一大批有能力把基础研究转化成应用技术的企业或机构,一个开放的金融系统。
杨耕:在“两个结合”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内涵的重大命题,不仅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学理内涵。
杨耕: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线索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
杨耕:如何理解和把握社会科学及其特殊性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
杨耕: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对于社会主义来说,文化建设具有极端重要性。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杨耕:时代的真理和良心——重读马克思
精神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以基因为遗传物质的物种延续是同种相传,而哲学思维则可以通过对不同学科成果的吸收、消化和再创造,形成新的哲学形态。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哲学。